首页 >> 通知公示通报 >> 详细内容
通知公示通报 >> 正文
关于组织开展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通知
日期:2025-09-01 07:57:51  发布人:xgc  浏览量:4

各学院:

新生入学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关键起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力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系统推进时代新人培育的重要环节,为帮助新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厚植爱党爱国爱校情怀、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大学学习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持续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职业素养,并紧密结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大历史时刻,就切实做好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学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凸显、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引导新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抱负,通过形式多样的新生入学教育助力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时间及地点

时 间:2025年9月中旬-10月中旬

地 点:各学院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三、教育内容  

(一)爱国主义与理想信念教育

1.围绕“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组织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通过组织撰写“9·3”阅兵观后感、举办抗战历史专题报告、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团日班会等形式,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2.开展新生入党启蒙教育。邀请优秀党员,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讲述党的光辉历程,加深新生对党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理解,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纲领和宗旨,传承红色基因;组织新生结合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端正入党态度,指导撰写入党申请书。

(二)校史校情与爱校荣校教育

组织新生深入学习校史校情,通过宣讲、座谈、校园导览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牢固树立“校兴我荣”的意识。

(三)专业认知与职业前瞻教育 

1.介绍学科专业。邀请学院领导或者专业负责人结合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为新生进行课程设置、学科发展、就业前景、就业能力培养要求等专业内容介绍,让新生尽快熟悉专业,了解专业发展趋势,提高专业适应力,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2.身份转换教育。利用班会时间,帮助学生尽快转换角色,主动实现身份认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促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优秀专科生转本科学习的情况通报。开展榜样教育,邀请优秀学子与新生开展经验交流分享,运用朋辈力量引导新生向优秀学生看齐,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发展。

4.社会与技能教育。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相关报告或活动,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了解学校社团情况,合理规划自己的课余生活,在工学交替的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提升。

(四)安全法纪与行为规范教育  

1.安全教育。组织开展安全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报告宣讲、观看专题宣传片等形式,开展系统的安全教育集中学习,开展防范网络诈骗、生命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题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安全救护知识,关注财产安全、校园交通安全(重点关注走读生出行安全)等。动员全体新生安装应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注册,全方位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2.规章制度学习教育。利用《南通职业大学学生手册》。采用班会、年级会等形式做好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的解读,让新生尽快了解、熟悉校纪校规以及奖助政策,增强新生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

3.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养成文明习惯、创造优美环境、维护良好秩序为重点,营造良好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气,强化日常行为养成,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范和形象,力求达到待人接物,文明礼让;仪容举止,恰当庄重;衣着打扮,朴素大方;男女交往,行为得体;生活秩序,优美和谐。

(五)心理健康与适应辅导教育

1.新生心理状况普查。采用数字化校园信息采集平台进行,请各学院做好与心理咨询中心的配合工作,实现普查率达100%。

2.开好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通过邀请心理咨询中心开展讲座、辅导员主题班会等形式向新生普及入学适应、人际关系、压力调解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新生理性认识自我,正确应对不良情绪和压力。

(六)信息素养教育

由图文信息中心组织开展信息资源利用培训,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评估和使用能力。

四、工作要求  

1.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要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入学教育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2. 创新形式,增强实效。要结合学院特色和专业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 加强宣传,及时总结。要充分利用各类校园媒体宣传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营造良好育人氛围。请于2025年10月20日前将工作总结报送至邮箱:71829135@qq.com。

 

学生工作处  

2025年9月1日